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训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训练试题(解析版),以下是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训练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训练试题(解析版)

共37题,约29060字。

  高三语文第二次训练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9小题,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中华礼乐的建构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西周中叶,形成了覆盖政治、宗教、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礼乐文明。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产生儒家学说的母体。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表明,儒家思想只有根植于礼乐文明的地基之上才能根深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之情。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指出礼乐是以人的真诚情感为基础的。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他同时又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礼为仁的前提。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但儒学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因此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非仅仅满足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爱好,而是为了通过揭示礼乐文明的精神,重振礼乐文明的生机。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中华礼乐文明以天为最高神明,其他各种自然与社会要素均被整合到天命和天道信仰之下,这种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天命和天道,是任何文化与信仰都不能否定且必然包括的。同时,儒家崇尚和而不同,反对单方面的强制,这打开了与各种外来文化沟通融合的大门。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但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被长期激进的反传统摧毁;另一方面,儒学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远。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儒家义理的哲学化其实是儒学在社会层面被否定和解构之詹的必然选择。而一旦脱离了与生活的联系,丧失了儒学思想借以栖身的礼乐制度,儒家也就从一种以天下体系为特征的文明形态,异变为一种只能满足少数人形而上学思辨兴趣的哲学理论,儒学本身也就丧失了其平治天下的恢宏精神追求,此种追求本来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神魂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礼乐文明注定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当然,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在此前提下,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的人伦规范,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形成于西周中叶的礼乐文明孕育了儒家学派,为儒学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B. 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学知行合一的特点,但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

  C. 孔子创立的儒学,与近代哲学化后的儒学,虽有相似之处,但功能与价值大不相同。

  D. 儒家的核心思想赋予了中华礼乐文明巨大的包容空间,使它能够涵融各种外来文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指出礼乐文明的形成过程,然后论述它对儒学和外来文化的“母体”意义。

  B. 文章三处引用孔子的言论,简洁精当地揭示了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

  C. 文章剖析了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为揭示孔子创立儒学的目的奠定了基础。

  D. 文章指出近代传统儒学向哲学转化的利弊,并揭示了产生这种转向的社会根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春秋时期没有出现礼崩乐坏的状况,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学就不会建立起来。

  B. 孔子认为礼乐应根植于人的真情,这表明他对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持反对态度。

  C. 如果礼乐制度在近代没有被摧毁,那么儒学平治天下的精神追求就不会丧失。

  D. 让儒学重新融入社会基层,成为百姓日用人伦规范,是礼乐文明得以复兴的关键。

  【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曲解文意,“礼是仁的实践途径”错误,根据原文”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可知,可视为逻辑学上悖论的,是”仁与礼互为前提”,而不是”礼是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训练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