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1题,约19200字。

  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0 届高三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

  2019.12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关于“大运河”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运河愿意微笑着走进你的生活,它拒绝苍老,尽管它已经不堪重负,尽管它完全有资格充当“太祖母”。     ,     ;     。     —灌溉之源、舟辑之力、浣衣淘米以致爱情的麋生地—而不是一段僵硬的历史。

  人们对自己生活中的伟大总是     的,时间长了,反倒有一种“本该如此”的     。大运河对生活太投入了,它的光环因此     在生活的寻常色调之中。

  1. 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它那热情的天性驱使着它总是欢快的流动

  ②富于世俗的生活情调

  ③但它的精神是鲜活的

  ④它更多地被人们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2. 依次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置若罔闻      理直气壮      消解

  B. 熟视无睹      心安理得      消解

  C. 置若罔闻      心安理得      消减

  D. 熟视无睹      理直气壮      消减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横线处前的原文中有“尽管”关联词,另外,从“它拒绝苍老”可以看出,原文要表现的是大运河虽“苍老”,但仍活力无限,所以,紧接着原文的句子的第一个空应有表转折的“但”相连。最后一个横线处后的原文“灌溉之源、舟辑之力、浣衣淘米”是在解释选项第4句中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此处要填的是对自己生活中的伟大现象的态度,“闻”不妥,故选“熟视无睹”。

  第二处,“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心安理得”,比喻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此处的词语要对应横线前面的“本该如此”的内容,心安理得表现的是心里很坦然,和本该如此相对应。故选“心安理得”。

  第三处,“消解”,消释,消除;“消减”,减少,降低标准。此处是要讲的对象是“光环”,并且横线后接的是“寻常色调之中”,“消减”是减少之意,用在这里不妥。故选“消解”。

  故选B。

  3.下列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情一草堂

  ②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③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

  避秦君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

  ④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 ①杜甫草堂        ②醉翁亭        ③梅花岭        ④武侯祠

  B. ①北固山          ②醉翁亭        ③桃花源        ④屈原祠

  C. ①北固山          ②琵琶亭        ③梅花岭        ④武侯祠

  D ①杜甫草堂        ②琵琶亭        ③桃花源        ④屈原祠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先秦哲学家荀子的美学论文《乐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谓之美。

  A. “全”与“粹”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 美。

  B. “虚”和“实”的出现,是艺术美形成的根本前提。

  C. “全”是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粹”就是更典型地加以表现。

  D. “全”而不“粹”,“粹”而不“全”,都有其局限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