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以下是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约8840字。

  2021年7月湖北省高二统一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振兴贫困地区的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已成为文化扶贫的着力点。如何推动乡土制造的创新研发,激发乡土文化的生命力?

  非遗+扶贫=互惠

  一些非遗,如传统技艺与传统美术,不仅具有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亦具有生产性,即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创造来体现,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其传统工艺流程、关键技艺等才能实现保护、传承和弘扬。因此,“生产性保护”理念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应运而生。“生产性保护”不仅可以使非遗得到活态传承和保护,还在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设立,是“生产性保护”理念的重要体现。2016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陆续设立十余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面向贫困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工作,帮助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升设计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比如,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围绕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保护与传承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重振这门传统工艺,年轻的设计团队入驻工作站,带来新设计理念,并通过品牌孵化等方式促成工艺与市场接轨,不仅使刺绣活了起来,也让绣娘富了起来。

  截至2020年6月,各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超2000所,带动非遗项目超2200个,培训了将近18万人,带动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非遗+扶贫”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度融入文化传承与民生建设。

  传统+设计=时尚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更加看重产品的品质、样式与时尚度。非遗要走进现代生活,就必须敏锐把握住这一时代变化趋势,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现代审美。

  比如,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以来,组织多批果洛地区非遗传承人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进行研修培训,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许多传承人回到当地再次进行创作、制作时,其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生活需求。同时,大规模的研修培训,培养岀一批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相融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

  还有一些地区,邀请专业设计师助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设计师在尊重当地文化、保留当地传统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经验,帮助非遗传承人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比如,将传统工艺应用于服装、家具设计,提取经典图形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建立传统工艺纹样数据库等。

  (摘编自马盛德《非遗扶贫,激发乡土文化的创新活力》)

  材料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贫困问题最奷的办法,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就业能力,通过强化“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壮大非遗事业同样需要抓住人这个根本所在。近年来,国家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等机制,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为脱贫攻坚形成了强大合力。随着贫困地区交通路网的改善,网络直播、在线销售等模式的普及,为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之上,脱贫攻坚引入文化资源进行“软件升级”,强化“造血玏能”,就更加大有可为。

  推进“非遗+扶贫”,需要强化“换道超车”思维。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的显著特征,为贫困地区、非遗项目的后发赶超提供了新的契机。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推动传统手艺融入民众生活,进而找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一批“非遗”项目在市场中重新焕发了生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放大“非遗+扶贫”的乘积效应,需要强化“非遗+创意”“非遗+网络”,更加主动地拥抱互联网经济等新业态、新渠道,为实现文化历史资源和市场运营的对接营造便利条件。

  (摘编自济兼《“非遗+扶贫”须强化“造血”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技艺、美术等非遗的工艺流程、关键技艺等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实现保护、传承、弘扬,这促使了“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诞生。

  B.文化和旅游部陆续设立十余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面向贫困人口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工作,目的就在于通过“非遗+扶贫”,使当地摆脱贫困。

  C.通过强化“换道超车”思维,强化“非遗+创意”“非遗+网络”,让文化历史资源和市场运营顺利对接,能够放大“非遗+扶贫”的乘积效应。

  D.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既要考虑非遗项目的独特属性和地区资源禀赋,也要考虑传承者的现实需要、个人特长,技艺的传承对人员有着一定要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截至2020年6月,各地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数量,带动的非遗项目,培训的人数,带动的就业人数、脱贫贫困户的数量,都充分表明了“非遗+扶贫”的独特优势。

  B.材料一以将传统工艺应用于服装、家具设计,提取经典图形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为例,旨在论证非遗要走进现代生活,只有设计师才能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

  C.国家引导的向贫困地区聚集的各种要素,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随着交通路网的改善以及网络直播模式的普及,脱贫攻坚的“硬件设施”得以营造。

  D.脱贫攻坚要以“硬件设施”为先行,以“软件升级”为后发;如此“软硬兼施”,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当地“造血功能”才能得以强化,扶贫攻坚才更加大有可为。

  3.下列各项扶贫举措中,最符合材料二所说的“软件升级”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不让制作彝族服饰的传统技艺消失,有关部门选择阿牛、阿呷,培训他们对彝族服饰进行深度调研和细致整理。

  B.位于王庙镇农业产业园的电商培训课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电商趋势、特点、玩法入手,向村民普及电商知识。

  C.非遗技艺香云纱系列产品在广州首届直播节中走入直播间,其独特的生产原理与设计赢得网友追捧。

  D.中央美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带领团队对地理位置偏僻、山路崎岖的传统村落——板万村进行了现代化的升级改造。

  4.材料一、材料二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分别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说明。(4分)

  5.请结合材料分析在“非遗+扶贫”当中,怎样让“人才资源”实现流动。(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紧箍咒

  张中杰

  侯家村人都知道,村组长老侯是个保守派,儿子小侯是个激进派。老婆病故时儿子小侯才五岁,老侯怕后妈背后虐待小侯,便发誓不娶。但打小由于派别不同,老侯与小侯天天针尖对麦芒,日子过得叮叮当当居无宁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